
75载风雨兼程,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从几排简陋平房起步,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三级综合医院。75载奋楫前行,一代代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人用热情与汗水,在齐鲁大地上书写了一部以呼吸学科为引领、以“强专科、优综合”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转型奋斗史。
一、奠基:从休养所向呼吸医学高地蝶变
历史的画卷在1950年徐徐展开。仅有几排平房和48张简易病床的昌潍专区干部休养所(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宣告成立。1958年6月,医院更名为昌潍结核病防治所,完成了从疗养机构向公共卫生防治机构的转型,正式承担起区域结核病防治重任。此后,医院不断拓展诊疗能力边界,在1971年成立胸外科,在1974年增设骨结核科,初步明确了胸科疾病诊疗特色。1985年9月,医院更名为虞虹桥医院,并不断增设科室、扩大服务供给,向着综合性医院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50年代医院掠影
1993年5月,医院更名为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医院党委确立了“强专科、优综合”的发展方向,将呼吸学科置于引领全院发展的核心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同年,医院加挂潍坊呼吸病医院牌子,确立了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的策略。2015年,经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医院设立了山东省呼吸病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引进了23名全国呼吸病诊疗领域专家。2017年,医院现代化门诊病房综合楼正式启用。
近年来,医院党委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医院管理、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医院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并被授予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潍坊市卫生健康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5年医院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从建院初期仅拥有简陋的显微镜和借来的X线机,到如今拥有高精度双源CT、体外膜肺氧合等460余台(件)先进医疗设备;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医护队伍,到如今拥有1200余名职工(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为304名)的三级综合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走出了一条服务能力不断跃升、战略视野持续拓宽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启了学科体系化、精细化建设之路。2014年,医院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立全市首家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旨在以深度捆绑的方式促进学科一体化发展。医院围绕呼吸系统疾病谱,不断细化亚专业布局,设置12个亚专科,形成了涵盖呼吸睡眠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与过敏性疾病、肺部感染与胸膜疾病、间质性肺疾病与职业性肺病、肺癌、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结核病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学科群,为不同患者制定精准、专业的治疗方案。目前,医院呼吸疾病综合诊疗能力稳居山东省前列。
医院依托山东省高校感染病精准诊疗与创新转化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全市首家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医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和临床前医学研究中心;引进质谱仪,开展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借助呼吸病理、呼吸康复、呼吸检验、呼吸介入和呼吸影像等专业平台,大幅提升了精准诊断能力。目前,医院呼吸相关疾病床位已达700余张。

建成全市首家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医院启动“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在做强优势专科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了7个专病中心,遴选了20名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以呼吸专业为龙头、多专业立体交融的现代学科体系。近3年,医院开展新技术45项,其中三四级手术项目31项。医院胸心外科开展的剑突下微创胸腺瘤切除术,介入科开展的血管塞阻塞肺动脉畸形术、上腔静脉/肺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内镜诊疗中心开展的硬质气管镜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等多项技术,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医院年开展胸外科手术超1000台、气管镜手术5000余台、内科胸腔镜手术100余台。同时,医院每年还为150余名大咯血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开展经皮介入化疗栓塞手术150余台。

胸心外科开展剑突下微创胸腺瘤切除术
2015年7月,医院成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潍坊肺结节诊治中心。2018年6月,医院成为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首批示范单位。2023年,医院获评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中心建设优秀单位,并成为省级呼吸专科医学中心、呼吸专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单位。
2015年至今,医院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潍坊呼吸健康会议,搭建起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呼吸疾病诊疗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擦亮了医院呼吸疾病诊疗“名片”。目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正在持续增强。

医院已成功举办11届潍坊呼吸健康会议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走覆盖疾病全周期的慢性病管理创新之路。
2017年11月,医院牵头启动了“幸福呼吸”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规范化推广项目,累计对潍坊市重点人群开展了70万人次的问卷调查,为36万余名高危人员免费提供了肺功能检查,对1.7万余名确诊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该项目秉持变“治病”为“防病”的理念,对筛查确诊患者及肺功能异常人员进行宣教、随访,并将其纳入慢病规范化管理范围,助其实现早诊、早治。医院根据项目数据撰写的《潍坊市慢阻肺白皮书》获得了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专家的肯定。

义诊中,幸福呼吸团队进行慢阻肺筛查
医院从疾病临床诊疗的整体性出发,成立肺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和呼吸系统疑难病会诊中心,汇聚了医院呼吸、胸外、肿瘤、放射、病理、介入、临床药学等多领域的专家,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如今,共同阅片、共商病例已经成为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常态,医院实现了“医师围着患者转,科室围着疾病转”的目标。现在,医院多学科团队平均每年可为1400余名外地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肺结节多学科会诊讨论中
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和山东省康复医疗服务品牌专科培育单位,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从早期干预到居家康复的全周期服务。患者入院前,医护人员会对慢病患者实施院前疾病预警筛查,为高危患者进行疾病干预。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提供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服务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个性化管理。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会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延续康复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医院还已经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康复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日间照料、健康指导、上门诊疗和中医日间诊疗等服务。目前,医院每年可完成居家康复管理1100余人次。
医院获评全国首批中国康复医学会
“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
近年来,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依托呼吸病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潍坊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优势,与全市1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上下联通的区域诊疗体系。医院通过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和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构建呼吸疾病规范化防治体系。2017年,医院牵头成立了潍坊呼吸专科医联体,通过开展网络授课、查房带教、培训考核等方式,扎实推进基层呼吸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医院坚持“沉下去”和“走上来”相结合的培养思路,每年选派10名呼吸科医师和3名公共卫生医师到基层开展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指导等工作,并制定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免费进修制度。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医联体单位培训了478名呼吸科医师。2020年,医院在全市牵头启动基层医院呼吸疾病规范化预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17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评审。医院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配备手持式肺功能仪436台、呼吸疾病诊前筛查一体机44台、指夹式脉搏血氧仪4700余台,并配备或改造了雾化、氧疗等设备设施,提升了基层呼吸疾病防治的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医院专家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培训
创新呼吸疾病全程照护模式。医院以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为抓手,对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托管,推动人才共享、技术平移和管理同质,旨在更好地为区域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服务。自托管以来,患者的社区首诊率大幅提高。今年以来,医院在全市8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呼吸健康中心,并选派专家团队进行驻点帮扶,帮助乡镇卫生院推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标准化建设,实施单病种群体管理,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目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上下转诊2400余人次。

医院专家在呼吸健康中心进行驻点帮扶
培养基层业务骨干。医院推进基层呼吸疾病首席医师培养项目,培训呼吸疾病首席医师216名,保证了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呼吸疾病首席医师。医院牵头制定潍坊市慢阻肺病基层管理工作方案,还指导基层医护人员规范开展建档登记、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检查和家医签约等服务,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慢阻肺病综合防控体系。
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2019年1月,医院成立了潍坊市呼吸疾病远程医学中心。该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的专家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会诊,让患者足不出市就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同时,该中心还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设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为1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安装了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启动在线会诊服务。5年多来,潍坊市呼吸疾病远程医学中心共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影像会诊49万余人次。

医院专家与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远程影像会议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着力锻造医学人文精神,使之融入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选拔优秀人才、履行社会责任等各项工作中,实现了人文关怀与公益服务的同频共振。
医院聚力打通患者就医堵点,推行看病就医“一码通行”、检查检验结果全院调阅和诊疗费用一次结算等多项便民服务,并设立了具有60项便民服务功能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让患者少跑腿。医院打造了“指尖上的医院”平台,对号源实施动态调整,实现了分时段预约诊疗和分时段检查检验。医院推出医保电子凭证和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应用等举措,有效缩短了门诊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医院推出主责护士负责制,推动护理服务覆盖院前、院中、院后。2024年,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达99.04%,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9.19%。医院注重建设老年友好医院,配备无障碍停车位、通道、卫生间等设施;设立助老专岗,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陪诊陪检服务。如今,医院已将“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增加至31个,每年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970余人次。

2024年医院推行主责护士负责制
医院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关心关爱全院干部职工发展。医院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遴选办法、博士进修规定、职工出国进修办法等文件,旨在激励人才提升业务能力。医院设立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已依托全国知名专家培养青年人才17人,并完成了首批20名精益人才选拔。医院推出主诊医师负责制,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近年来,医院培育“鸢都学者”“潍坊名医”“潍坊名护”17名,以及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医院开展绩效改革,落实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职工互助基金,切实解决干部职工实际困难;稳步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凝聚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四青年节医院团委组织户外拓展活动
医院始终以公益性为鲜明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9年以来,医院累计选派46名医务人员赴国内外参与各项医疗援助工作。医院持续开展健康公益活动,组织“我为群众送健康”“爱肺万里行”等活动600余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医院积极与街道、社区、乡镇卫生院对接,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途径,服务群众4.6万余人次。
随着省级呼吸专科区域医疗中心的创建和“名医、名科、名院”工程的全面启动,这家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光荣使命的医院,朝着“打造江北地区最具优势的呼吸病医院”愿景,奋楫前行。医院将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温暖的人文服务、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更卓越的学科生态,继续守护千万家庭的呼吸健康,奋力谱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